登录
乌鸦少年与世界是隐喻
文/失意の栖居

读了《海边的卡夫卡》,简单划拉几笔。

读了村上的好几部小说,都是以平行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展开。开始时几条线看似平行延伸,互不相交,直至延伸至前面,越发看出其中的关联,最终不可分割。我想这也是村上的高明之处,所谓引人入胜,不过如此。只给你故事的一半,让你急不可耐,抓耳挠腮。而这种起先支离破碎,随后产生交集,最后浑然一体的模式,与一个人的经历也颇为一致。人生就像一块大大的拼图,最早先你拿到的几块小图案,全然没有联系,你不知道意义何在,随着握在手中的图案增多,图案与图案之间才显示出关联,直到最后,拼图快要完成时,才发现浑然一体,每一块当初看似毫不起眼的,都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

再说孤独。

《海边的卡夫卡》讲的是十五岁少年离家出走,去往世界的边缘甚至世界之外又回归现实世界的故事。村上小说世界里的人,有名有姓的,无一不象征着孤独,从不同的角度。田中卡夫卡是从小被母亲抛弃,与父亲老死不相往来,性格孤僻,十五岁幻想症少年;大岛是身患白血病,哪也去不了,生理上是女性,精神上是男性的性同一障碍患者;田中是影子只剩一半,不识字,大脑不灵光能同猫交流的旁人看来的可怜六十多岁老伯;星野则是碌碌无为、开大卡车的自卫队小民。他们具是不被世界或自认为不被世界所待见相反也不怎么在意世界的人——说成孤独也未尝不可。村上自己说,“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同时又能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人沟通。”所以以孤独者的视角展开故事,读者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深邃的东西,珍贵的东西。星野对老伯田中抱有天生的好感,觉得田中是一个极其坦诚而古怪有趣的老头,田中对星野的一路相随、相帮感激不尽;大岛对卡夫卡这个离家出走、钻图书馆的十五岁少年极尽真诚和友好,帮他谋得图书馆的安生之地、甚至不惜牺牲名誉帮其躲避警察的追查,而卡夫卡对大岛是女人的男人身份一点也不诧异,视为珍贵的朋友。

这么一群孤独的人,当他们相遇的时候,孤独与孤独却擦出理解与温情的火花。各有各的故事,或许每个人注视着不同的远方,但他们却是同一个阵营的。他们或许不知道彼此注视远方的什么,却一定知道这样的注视对彼此意义深远,予以理解并支持。

村上故事里的孤独味儿,在我看来,是一种淡淡的哀伤,晦涩的悲壮,恰到好处。

村上写景极其逼真,大量俏皮的、贴近生活观察的比喻,读着很舒服。因为读的电子版,也就没有摘抄了。而很多对话或旁白式的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又不给人说教式的突兀。例如: “纵使那样,也就是说纵使你的选择和努力注定徒劳无益,你也仍然绝对是你,不是你以外的什么。你在作为自己而向前迈进,毫无疑问。不必担心。” “如果拥有令人吃惊的了不起的想法的是你一个人,那么在深重的黑暗中彷徨的也必是你一个人。你必须以自己的身心予以忍受。” “人生怎么过,最后都是一塌糊涂。” ——”星野君,你的腰骨怕是有些错乱吧“ ——”人生都是错乱的,腰骨错乱又有什么稀奇“

怪力乱神与超现实想象力。

在《海边的卡夫卡》中,神奇的石头能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有号称非人、非神、非佛,超脱善恶之上的”卡内尔·山德士“(肯德基商标上那老头),天上能下鱼,下蚂蝗,猫能说话。这种超现实的力量,与科幻、鬼神并无多大关系,而是村上一贯的隐喻的手法。一切非真实的、超现实的东西,都是人内心向外在世界的投影,我不能不佩服这种奇特的——给村上的小说故事增添了生命力与活力的——想象力。
评论
下一页
添加足迹
详细地址:
发生时间
关闭
确定
X
足迹
地点:
时间:
豆地
文字
图片
开辟豆地
私人的
公开的
私人的豆地只有你自己可以看到,你可以用来种植你独属的心情
关闭
创建
文字豆苗
给自己(仅自己可见)
添加足迹
时间:
关闭
创建
图片豆苗
给自己(仅自己可见)
添加足迹
关闭
上传
上传中...
下载豆田应用,记录我世界!
注册豆田
X